兔年新春7日,上海遊客何以破1000萬人次?文化,讓上海成為都市旅遊首選城市

2023-01-28

  春節假日七天,上海接待遊客突破千萬、達到1002.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6.40億元。


  何以如此?文化,讓旅遊目的地更有吸引力,成為一座城市最好的賦能。


上博展廳 人頭攢動


  新春期間,上博舉辦的《從波提切利到梵古: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和“玉兔精靈”兔年迎春特別展覽,即便採取預約制,100元的門票依然抵擋不住人潮洶湧而來。新晉網紅打卡點徐家匯書院見勢也立刻改為預約制,市民苦於預約難。相比之下,每天限量5000人次的上圖東館因為是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圖書館,達到11萬平方米而能容納更多市民讀者。預約不算太難,但是停車難了——門口合歡路,成了停車庫……據新近出爐的上海旅遊大資料監測顯示——


數據1:春節假日七天本市接待遊客突破千萬、達到1002.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6.40億元。



  高品質的文博美術館、一江一河遊覽、歷史文化風貌街區等成為開年上海文旅熱點,文化引領旅遊目的地的趨勢十分明顯。文化,讓上海成為都市旅遊首選城市。


在博物館 美術館裡 對話世界 回歸傳統


  在博物館、美術館裡“對話世界”、回歸傳統,不失為“神遊”全球、跨越時空的一種文旅選擇。對文化藝術的不懈追尋,引領市民、遊客走進上博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完整瞭解從文藝復興至19世紀後印象派的歐洲繪畫史。繪畫,不僅僅是藝術臻於化境的呈現,也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視覺印記。上博定位於“對話世界”的兔年首展——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也在上海,打開了一扇讓觀眾遊覽世界的藝術之窗。十多年來,上博首次以100元票價設了門檻,但依然抵擋不住觀眾熱情,他們知道不僅可以從這裡一腳跨進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還可以另一腳踏入中國西周到清代——“玉兔精靈”兔年迎春特別展覽生動展現了中華民族能工巧匠對兔子長久的觀察和喜愛。而“何以中國”——凸顯中國古代審美特質,則是上博與“對話世界”同等重要的另一個“定位”。今後,“對話世界”與“何以中國”正是上博所有展覽的兩大分類。此外,閔行博物館邀請閔行知名超輕粘土手藝匠人,現場教授觀眾製作十二生肖粘土作品。奉賢博物館開展“兔年尋兔”、“趣味投壺”等活動,也發揮了各自區域特色。



數據2:新春七天,上海的各類文博展覽達142項,本市開放的72博物館舉辦臨展38場,接待遊客50萬人次,同比增長61.86%。上海39家美術館推出展覽86項,接待遊客23萬人次,同比增長3%。


在劇場 圖書館 感受年俗點靚節日


  在上海,就像在維也納,去看新年音樂會、新春音樂會已經成為文化消費的“新年俗”。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天鵝湖》已成為上海大劇院在辭舊迎新之際的必演劇碼。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海音樂廳的新春音樂會也雷打不動。話劇藝術中心的英國喜鬧劇《演砸了》,也是一部十分歡樂的劇碼,讓人在假日裡笑得前仰後合。亞洲大廈中的沉浸式音樂劇也始終熱演。



  在上海,也像在中國其他城市——看大戲、過大年,更是傳統年俗。天蟾逸夫舞臺年初二上演“京昆群英會”一票難求,年初五的昆劇《販馬記》也是朋友圈刷屏之作……



  兔年看兔子真是沒有更貼切的主題了!在上圖東館這一既有文化氣息,又是知識海洋的所在,今年新春又新增審美追求——由市美術家協會、市動漫行業協會和新民晚報主辦的《兔——生肖藝術大展》,從來自海內外的2500多個兔子主題投稿中,精選出300多隻或可愛或呆萌或狡猾或慵懶或唯美等表情多樣、放飛自我的兔子,散落在一樓、四樓、五樓和七樓,把圖書館變成了“兔”書館……也使得新春期間,上圖東館預約人數倍增。



  上海歷史博物館推出館藏年俗文物展,以臘月至元宵節上海地區新春過年風俗為主線,展現上海多樣過年文化和海派生活習俗。上海市群藝館舉辦到第十七屆的“海派年俗展”,可以遍覽上海人過年的新舊年俗……



數據3:春節七天共安排演出場次達到602場,同比2022年增長32%,銷售票房約1026萬元,同比增長42%。迪士尼、野生動物園、馬戲城的旅遊演藝場次達到315場,親子音樂會、兒童劇達143場。



數據4:春節假期,本市納入監測的主要旅遊景區接待遊客412萬人次,恢復至疫情前約九成。其中,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上海野生動物園、東方明珠、上海科技館等景區分別接待遊客21萬人次、11.8萬人次、9.85萬人次、10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95%、61%、86%、90%。



數據5:奢華品牌酒店平均出租率達到63%。本市鄉村民宿總入住率約七成,其中五星級鄉村民宿入住率超過95%。


在街區一江一河 追尋“海派城市考古”


  徐家匯書院之紅火,不僅僅在於它是徐家匯圖書館的新址,也在於它身處徐家匯源——“徐匯區”這一名字的由來:學貫中西的徐光啟。徐家匯書院的一旁,還有藏書樓等頗有歷史淵源的建築,是體現“海派城市考古”“建築可閱讀”的絕佳人文景點。它所處的景區和街區,都值得細細品讀。另據統計,市文旅局發放的5萬多冊各類宣傳資料中,最受歡迎的前三位分別是《漫遊慢品武康路(單頁)》《上海市文化旅遊地圖(中文)》和《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中文)》。



  由此可見,可以漫步的街區也正成為城市微旅遊的熱點。其中,武康大樓及其周邊武康路、安福路一帶的湖南路街道,自電影《愛情神話》以及獲評首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名單以來,人潮更是如織。這裡也是話劇中心所在地,話劇中心總經理張惠慶上班走在路上,也像是在擠公車……四行倉庫的火熱,部分也得因於文藝作品,該片帶動的實地參觀熱潮綿延至今。




  “一江一河”規劃,自今年上海兩會起,升級為“一江一河一帶”——“一帶”指的是“環城生態公園帶”。自推進“一江一河”以來,水上、水岸的文旅融合項目,更是如連環招數一般推出。久事集團會同黃浦江沿岸各區推出“新春團圓飯”、“迎新自助餐”、“龍船”醒獅賀歲、國風古箏秀等賀新春項目,並攜手黃浦、楊浦等區推出“遊船+豫園燈會”“水陸聯動”套票和“樂嗨上海過大年之微游楊浦濱江水陸聯動線上游活動”。在蘇州河沿線推出“海派城市考古——蘇州河遊船碼頭City walk線”,在長風公園碼頭請來四川自貢“網紅兔爺”大型裝置藝術品,引來眾多市民遊客打卡合影……



數據6:本市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中心累計接待18.82萬人次,同比增長26%,遊覽資訊諮詢占諮詢總量的37%;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萬餘冊,同比增長24%,假日七天,浦江遊覽接待遊客7.24萬人次,同比增長239%。


  正如上海市文旅局局長方世忠所言,兔年春節假日七天上海喜迎千萬遊客,充分印證,只有從上海最有資源、最有優勢的地方出發,立足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際國內雙迴圈的戰略連結,突出“都市型、國際化、綜合性”的文旅特色,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注重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文旅需求側啟動擴大消費需求並舉,才能加快上海文旅行業的全面復蘇和重振,讓文旅更好為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添彩增能。



來源:新民藝評、樂遊上海


*本網站為非盈利性網站,部分文章,圖片資源來源於網路,文中可能出現未署名的原創圖文,轉載前未能與權利人取得聯繫,轉載不用於商業用途,如不慎侵權,請後臺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上海市文旅推廣網提供旅遊景點 | 酒店 | 會展 | 文旅推薦 | 節慶盛事等權威上海文旅資訊。是為海內外旅行者及會議會展、獎勵旅遊和各類活動策劃者提供專業上海文旅及會展資訊的官方網站。
本網站為非盈利性網站,部分文章,圖片資源來源於網路,文中可能出現未署名的原創圖文,轉載前未能與權利人取得聯繫,轉載不用於商業用途,如不慎侵權,請後臺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